「创业者说」JackSun:分享做低代码创业的这几年
无代码是低代码的一个分支,为什么要做无代码平台?是因为我们想为业务主管打造一款,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平台,通过平台+插件的方式快速实现业务数字化的 MVP(最小化可实行产品)。
我和团队做 无代码 已经 3 年,多少踩了些坑。今天做下分享。
lowcode(低代码) 随着钉钉发布宜搭着实火爆了一把。还有前段时间八叉树那个大哥,说了一堆lowcode "坏话"。私以为 lowcode 的存在是必然的,
用户侧
从用户侧来看,需求就是很旺盛。大家所常见的企业 xx 管理系统,不都是 CRUD 拼出来的,然后加上一些定制的流程不就是个性化的 xx 系统么。很多外包都是这样接项目,实现的时候再去改一改。最多搞一个个性化酷炫的大屏。就算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
技术侧
从技术侧来看,没有 lowcode 的时候,有点规模的厂商,也在搞自己的组件库、基础框架。这不就是 lowcode 的一部分目标功能么,现实中关系强的厂商,项目多得接不过来,lowcode 这种模式正是他们最需要的。源动力就是提高毛利,压低成本。
我们有一位合作伙伴,之前一直在做toG 的项目,主营是各种信息化系统,产品整体类似,但常常需要适配某些场景需求(大家都懂),把模块推翻重来,即便是因为「一点小改动」,真是痛不堪言。与我们合作后,对于表单、工作流类似的改动,配合openApi 快速迭代,把原来建模,改接口等重人力的任务,大幅压缩。
使用侧
从搭建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服务咨询公司苦于缺少落地工具,毕竟无代码能快速地 mvp 出符合咨询方案的系统,这样就实现了咨询公司的服务闭环。比起动辄几万的程序开发费用,几千块就能搞的事情,为啥不用呢?
我们还有一位企业咨询专家,略懂js,之前在设计好顶层框架以后,需要找不同的工具来落地,价格高先不说,功能上有很多冗余,体验一直提不上去。无奈定制开发成本又非常高。成为我们ISV 后,他在为某 5A 景区设计完营销方案以后,自己用 1 周时间,自己实现票务、闸机、核销验票整套系统。 他兴奋的给我说到,真是快到飞起。
平台的本质
上面就是 lowcode 的典型用户场景。但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边界的。那么边界在哪里?还是要从本质来看,low code 其实就是对现有语言的封装,说专业点就是 DSL(专注于某个应用程序领域的计算机语言) ,也就说明了有些需求明明很强烈,但厂商很难去支持,根本原因就是不符合系统 DSL 设计范围嘛。那平台具体做了什么?
整理起来就是 「数据建模」、「流程梳理」、「数据分析」。
这不就是程序和产品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如果基于 DSL 再去做开放平台(openApi),这不就是现在所有 lowcode 公司都在做的事情。
搞一个lowcode 系统
说起来很简单,但要把这个系统开发出来,远比你想象的难。
之前在 v2ex 上也有人讨论过如何实现这种系统的贴子。最后各种方案也都是猜想,没有哪位能说到真正落地的点子上。
那我说下要做无代码平台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这些需求从哪里来?
如何平衡客户定制需求与通用需求的关系?
如何既保证用户操作的简单,又不失功能的多样性?
如何能保证面对未知的需求,整体系统的架构扩展性?
如何能实现多场景,多部署模式,多商业合作模式的融合?
以上仅是做系统之前的思考的第一步。确定以后,接下来可能会遇到
竞品出新功能,我们要不要跟?
合作方要求定制,我们要不要跟?
我们是快速做 PMF,还是夯实基础?
我的天,句句都直击灵魂,私以为这就是解决研发与市场的矛盾,也就是现金流的矛盾。
最后从技术架构上考虑
如何保证代码的抽象度?
如何提高系统抗污染度?
如何提高系统的兼容度(账户体系、数据对接等)?
真正的能做好 lowcode 模式厂商,都是经历无数风雨的。无不是有着对传统软件开发模式深入思考的。所以不能可能由几个技术短平快地堆出来。否则 lowcode 早都遍地开花了。
最后打个广告,速融云是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无代码开发平台,所有核心系统都坚持自研,虽然起步异常艰难,但现在在面对未知需求时可以保证系统的高速迭代。以坚持 落地、稳定、安全、简洁为设计理念,通过 3 年的努力,获得众多标杆客户的肯定,其中有 中石化、中策橡胶、中国中车、佳发教育等。同时也有 安速优、启智云、顺道云等合作伙伴的认可。欢迎各类型伙伴合作,不限于公有云、私有化、OEM 贴牌等。
加入知识星球可获取电子书,以及500+SaaS行业报告等资料。目前星球成员包括SaaS创始人、高管、投资人等一百余位,不定期有主题分享和在线交流。
The End